台灣無障礙協會

第25屆愛心媽媽獲獎名單

 

何麗梅 54歲 桃園市人

身障子女:黃筱智 腦性麻痺

何女士的女兒早產、前置胎盤早期剝離,連續的病危通知,確診為腦性麻痺,並伴隨著視覺、知覺的障礙,為了陪伴女兒漫漫的復健之路,何女士選擇從事無固定工時的保險工作來幫忙支撐家裡的開銷。

無間斷的磨難讓何女士學會背對陰影面向陽光,也因此奠定女兒強大自我激勵的能量,在成長過程中一路走來「屢戰屢敗、屢敗屢戰」,女兒更成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以大學生身份發表”國際論文”的第一人,也是第一位全球腦性麻痺年會中,以自身經驗發表論文者。令人深感欣慰!

因深刻的瞭解到家長與腦麻孩子們的需求,結合各方力量,促成教育相關法令的修改,並成立桃園腦性麻痺協會與基金會,鼓勵家長們以正向的態度來面對孩子與家庭。

 

 

劉月廷 58歲 桃園市人

身障子女:江明忠 肢體障礙

劉女士從事就業服務員時,看到身心障礙者在工作上受挫,讓劉女士決定開闢亮羽洗衣廠,雇用身心障礙者員工二十多人,佔員工人數90%以上,以實際行動向社會證明,給予身心障礙者機會,他們也能有傑出亮麗的表現。

後來,劉女士的兒子遭遇嚴重車禍,顏面受損、右眼失明、腳也粉碎性骨折,昏迷一個多月盼到清醒又因腦傷導致消渴症。身體的損傷、漫長的復健訓練,讓明忠變得自卑又易怒,但劉女士以樂觀開朗的態度面對並鼓勵兒子。劉女士早上4、5點就必須起床,打理洗衣工廠,接送明忠上下課,再處理洗衣工廠未完成的工作,常常忙到晚上11-12點才能休息。洗衣工廠已成立近三十年,劉女士鼓勵兒子加入洗衣工廠,投入培訓工作,107年更積極的規劃、開設一系列培訓課程。對她而言,不放棄洗衣工廠和不放棄兒子是一樣的!因為洗衣工廠裡的身心障礙者就如同她的兒子、女兒一般,是無法做選擇與犧牲的。

 

 

蔡許玉蓮 67歲 金門縣人     

身障子女: 蔡憶玲 精神障礙

蔡媽媽家中共有三名身心障礙者需要照顧,丈夫、女兒、孫女都是精神障礙,三個親人時常情緒不穩定,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住院治療,媽媽為了要維持家中生計白天當保母幫人家帶小孩,回到家還要照顧六名子女及兩位年邁長輩。   

女兒,深受媽媽的影響,因為金門各項醫療及福利資源匱乏,現在於金門大學攻讀社工系,希望藉由學得的知識,能像母親一樣照顧社會上需要幫助的身心障礙者,也因為自己本身有障礙,更能了解身心障礙者的感受!

媽媽前年因一場車禍意外,導致雙腳無法正常行走,依舊滿心掛念著家人,經過兩年的復健現在可以慢慢走路,每天為家人們煮三餐,面對年邁的公婆,他也都親自餵食。

丈夫每隔兩三年會發病,有一次還買了一台車,蔡許媽媽只好陪同丈夫去車行解釋因為精神障礙的緣故,會因此亂花錢。雖然沒有買,但也賠給了車行一筆錢。即使辛苦,蔡許媽媽依舊不氣餒,仍是正面的過著每一天!

 

 

呂陳梅 77歲 苗栗縣人

身障子女:呂萬春 重度肢障

58歲的呂萬春,在22歲時就因車禍導致四肢癱瘓。呂陳梅女士舉債幫長子醫病,丈夫累垮,她一邊做清潔工賺錢一邊照顧兒子。呂萬春一開始幾乎是躲在家裡「等死」,母親仍舊不放棄,堅持照顧她行動不便的孩子,呂萬春感念媽媽不離不棄,決定勇敢面對生活,創立「無障礙農園」,栽種蔬果提供有需要的人實質幫助,並提供許多身障朋友工作機會。

呂陳梅女士和坐輪椅的萬春一手打理農園,雖然年過七旬,仍俐落地彎腰工作,母子倆定期分送身障會員耕耘的青菜、蔬果給會員、獨居老人、中低收入邊緣戶與慈善機構,並且募集物資發放給有需要的人。

呂陳梅女士說,「因為兒子的遭遇,更能同理社會需要照顧的人不少,多做一天,就是多幫助他人一天。」8年下來,農場估計送出超過10萬台斤的蔬果。

    呂春梅女士不但照顧孩子,也鼓勵他幫助身障朋友走出陰霾,自立自強、己立立人,呂媽媽奉獻的精神足為楷模!

 

 

賴美芳 44歲 屏東縣人

身障子女:胡永恩 肢體障礙

「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」媽媽對著永恩唱著「愛的真諦」。當年,永恩爸媽無法懷孕,被醫生判定只能做試管嬰兒,於是永恩媽媽決定領養永恩。

四歲時被判定罹患”黏多醣症第三型”,影響智能、骨骼及外貌的發展,造成各種症狀,最後甚至會完全不能動。永恩媽媽得知後晴天霹靂,但不顧親人的反對堅持繼續養育著永恩。

永恩沒有生活自理的能力,常常要住院治療或緊急送醫,家裡經濟領有低收入戶,靠賴女士打零工維生,但只要有機會就會帶著永恩到處遊玩,學校活動也會參加,為的就是多陪伴永恩學習成長,永恩媽媽說:「看見永恩的笑容比什麼都值得了!」。

領養永恩第10個月,賴女士自然受孕,賴女士認為是永恩帶來的福氣,更加確信永恩是上天給予他們的"幸福天使",就算有了親生小孩也對永恩沒有差別,甚至更加的疼愛,永恩的福氣讓他們的家更完整!

 

  

 

 

蔡文錦 50歲 桃園市人

身障子女:陳將祥 多重障礙

蔡女士的兒子罹患罕見疾病-雷特氏症,是台灣第一個存活的男性案例,全世界第12個,不知能活到何時,只能靠復健延緩退化。

將祥8歲發病,在台灣找不到文獻依循,媽媽總是帶著將祥從內壢搭火車到台北再轉公車到醫院復健,為了負擔將祥的醫療重擔,丈夫日以繼夜的工作,卻罹患癌症去世。

蔡女士透過小冰塊、果粒等訓練將祥口腔周邊肌肉,也買書自學筋絡按摩手法,延緩肌力退化,還在家裡擺設出一條走道,讓將祥每天可以訓練平衡,在蔡女士的照顧下,將祥已經20歲,目前甚至可以小跑步。蔡女士也帶著子女體驗各種休閒娛樂活動,像是露營、環島、搭飛機、去迪士尼遊玩,期盼能讓孩子不枉此生。

蔡女士也透過所學幫助其他病患,教授如何延緩老化,分享生命歷程,將經絡知識加入健康操傳授年長者,希望人人都能在遇到人生考驗時勇敢面對,用美好的心態欣賞人生歷程。

 

 

 

 

徐鳳嬌 88歲 台北市人

身障子女: 范雲龍、范長虹、范冠宇 多重障礙、弱智

19年次出生的徐鳳嬌奶奶,育有兩子兩女,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,88歲的她本應該是子孫滿堂,享清福的年紀,但長子與媳婦在孫子十到十七歲時因病先後過世,奶奶不僅要照顧自己的配偶,還要負起祖兼母職,拉拔三個孫子的責任,是典型的隔代教養家庭。

徐鳳嬌奶奶為了照顧配偶及孫子,靠低收入戶補助及配偶榮民院外就養金勉強堅持著生活,生活十分辛苦,每當想起兒子媳婦很早過世,奶奶便悲從中來,但仍不放下重責,咬緊牙關過生活。

三個孫子現已47~60歲,自幼便是輕度到極重度等級的身障人士,長虹為輕度弱智,接了一份園藝外包工作,雖有收入卻不是很穩定;冠宇則為中度肢體障礙;雲龍則自呱呱墜地就是多重障礙患者,目前已48歲卻仍只能在地上爬行,為了給孫子們吃一頓好吃的飯菜,奶奶每天都會出去買菜,盡一切所能照顧他們。

 

 

 

林秋蕙 40歲 嘉義縣人

身障子女: 林柏安,林威吉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

林媽媽20多歲從福建嫁來台灣,跟著先生種植番茄,上面有兩位年逾80的公婆,育有三個孩子,雖然並不富裕,但家庭氣氛融洽。

但某天長子及次子在小學低年級時,出現了跌跌撞撞的情形,確診為「裘馨氏肌肉萎縮症」,是一個非常容易呼吸中止的罕見疾病,林媽媽對未來充滿無力感,但為了孩子,振作精神,持續就醫尋求更好的資源及協助。

幾年後兩個孩子自主行動能力逐漸消失,無法完成穿衣吃飯等簡單的事,晚上睡覺時需要為孩子戴上呼吸器,整夜還必須提心吊膽,沒有一晚是能整夜安眠的。

去年丈夫因病長期住院、今年二月中旬時柏安在上學途中缺氧緊急送加護病房,林媽媽在醫院、學校、田裡、家裡往返奔波,分身乏術,卻不曾聽林女士喊苦,只要孩子過得好,林媽媽說怎樣都可以,母愛的偉大由此可見。

 

 

黃徐彩玉 64歲 嘉義縣人

身障子女: 黃昭榮 視覺障礙

黃女士的小兒子碩士畢業後,在高雄擔任工程師,某天深夜發生車禍,肇事者逃逸,發現已是凌晨一點多,倒在血泊中,腦部受創,搶救後,命是救回了卻成為植物人。

為了救兒子轉院台中的醫院接受治療,夫妻倆嘉義台中兩地往返,每天幫兒子按摩,在耳邊說話鼓勵,在他們悉心照顧下,昭榮在7、8個月後奇蹟醒來,但半身癱瘓又失明,記憶力退化,如3、4歲;生活打擊不僅如此,黃女士的先生罹患癌症與高齡母親先後離世,遇到這些重大變故,讓家人心力憔悴,昭榮得知更加自責不已,得了憂鬱症、封閉自己。

為了讓兒子走出陰影,黃女士帶著兒子去慈濟做環保志工,開始接觸人群,聽到志工們爽朗的聲音,昭榮也重拾過去的開朗。

黃女士歷家庭劇變,卻更積極帶著昭榮從事志工這神聖的工作,讓傷殘的兒子克服心理陰影,治好憂鬱症,並接受訪問,鼓勵其他傷殘人士,走出另一段精彩的人生。

 

 

李郭寶珠 70歲 宜蘭縣人    

身障子女: 李俊宏、李祐家 肢體障礙

李郭寶珠女士為「童養媳」,九歲就到夫家打理家務,婚後育有五名子女,丈夫在年輕時就因中風癱瘓,沒想到後來家庭的經濟支柱的小兒子,因為工作及生活上多重壓力也中風癱瘓,媳婦也在兩年後離婚丟下先天腦性麻痺的孫子。

雙腳肌肉萎縮、長度不同的祐家,走路無力經常跌倒,就連拿筷子也很困難,還要常去醫院接受語言、物理等治療,李郭寶珠女士總是不離不棄,陪伴他成長。

李郭寶珠女士每每看孫子注射玻尿酸卻不見功效,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讓祐家學習游泳來減緩雙腳的不適及萎縮。祐家剛學游泳時很怕水,但在李郭寶珠女士長期的陪伴下,開始了游泳之路,更在蘇澳鄉公所的游泳比賽拿到了國小男子組自由式100公尺冠軍。

從此,祐家在一場又一場的比賽重建自信!祐家更是感謝奶奶對他的照顧與陪伴,祖孫間的依賴及深厚的情誼更是不可言喻!

 

 

.




 






訪客人數: 720,815 人次
(0)
0
購物清單
前往結帳